学术交流

国内会议

“2011中国遗传学会大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

      “2011中国遗传学会大会”于2011年8月9日-12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成功举行。该会议由中国遗传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和新疆大学主办;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遗传学会承办。大会得到了广大会员和国内同行的积极响应,参会代表500余人,共收到交流论文摘要340余篇,出版了《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会议论文集。大会开幕式由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薛勇彪主持,中国科协副主席沈岩代表中国科协祝贺大会召开,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张启发致辞,新疆大学党委书记李中耀和新疆医科大学校长哈木拉提·吾普尔分别讲话表示欢迎。本次大会邀请了中国科协副主席沈岩等专家参加,杨焕明、贺林、张亚平、邓子新、薛勇彪、张大兵、韩斌和李定国教授为大会做了精彩报告。此外,大会进行了80余个主题和分组报告,涵盖了植物遗传学、人类和医学遗传学、动物遗传学、发育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等相关学科领域。报告内容精彩纷呈,学术价值极高。大会闭幕式由中国遗传学会副秘书长王明荣主持,中国遗传学会副秘书长王兴智做了大会总结。闭幕式上,中国遗传学会副秘书长傅松滨和安锡培为第十三届“李汝祺动物遗传奖”获奖者陈浩然和任军颁发了获奖证书,并为学会奖项热心募捐的王兴智、戴灼华老师和重庆遗传学会颁发了荣誉证书,希望学会的奖项能够更好地为鼓励科技工作者服务。大会期间还召开了八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和八届二次《遗传 》编委会(纪要另发)。本次大会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气氛活跃,精彩纷呈,获得了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本次学习和交流,将对我国遗传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013-10-16

查看详情

“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大会纪要

      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和人口健康高峰论坛”于2012年8月13-15日在郑州召开。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的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李家洋、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河南省科协主席梁留科、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琼和到会的北方七省二市的学会理事长出席了开幕式。    李家洋院士在大会上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与生物技术”的报告,详尽阐述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及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出路;复旦大学教授金力在大会作了“中国大型队列研究的策略和泰州健康队列”的报告,描述了大型队列研究对中国人健康的意义及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于军研究员作了“从基因组到精准医学”的报告,介绍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科学工作者在探索人类疾病和健康领域的研究进展;中科院北京生科院孙中生研究员作了“表观遗传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的报告,从表观遗传学的历史,研究进展及今后发展对促进人类健康及对疾病机理的揭示将起到的推动作用进行了精彩的阐述;张智江教授介绍了多肽纳米材料在人类疾病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研究员袁慧军报告了耳聋基因的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我国几个耳聋家族的遗传背景及可能的解决措施;河南大学教授宋纯鹏报告了植物气孔调节的遗传基础及与植物水分利用的关系,为解决植物耐干旱提出了新颖的对策;国家玉米改良郑州分中心陈彦惠教授对玉米株型与密植及提高玉米产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提高玉米单产提供了科学依据;甘肃农业大学王蒂教授,对我国马铃薯的生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我国马铃薯生产的策略。    高峰论坛中进行了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他们的报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我国粮食安全和人口健康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会议还出版了《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 

2013-10-16

查看详情

第二届中国果蝇大会顺利召开

  第二届中国果蝇大会于2013年4月26-28日在湖南长沙通程麓山大酒店隆重举行。此次大会是由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发育生物学分会、湖南省遗传学会和湖南师范大学主办,湖南省生物研究所、湖南省动物学会和湖南师范大学心脏发育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会议主题是“当代果蝇研究新进展与新技术”。大会主席是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郭爱克院士,执行主席是湖南师范大学心脏发育研究中心的吴秀山教授。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林鑫华教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永清教授和黄勋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朱岩教授、焦仁杰教授和李岩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朱健教授、东南大学谢维教授、浙江大学龚哲峰教授和佟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明发教授等中科院系统和国内著名高校的200多名果蝇研究专家、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4月27号上午8:30举行了第二届中国果蝇大会开幕式。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匡乐满教授致欢迎辞。匡乐满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匡乐满说,此次大会的召开必将加强国内果蝇研究者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进一步繁荣我国果蝇科学研究事业,推进我国生命科学的建设和发展。大会主席郭爱克院士讲话。他对200名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湖南师范大学承办此次大会表示感谢,对中国果蝇研究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开幕式结束后,郭爱克院士作了题为“探索果蝇智力的神经联结草图”的主题报告,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果蝇基于价值的“两难抉择”、果蝇中央脑的蘑菇体结构和脑内多巴胺系统构成的神经环路共同调控果蝇抉择行为、果蝇跨模态学习记忆的协同共赢和记忆传递以及果蝇认知灵活性的神经环路机制等方面。两天的会议期间,共有30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分别从帕金森及神经退行性疾病、脂肪代谢、孤独症基因、心脏衰老与疾病基因、亨廷顿氏病、单眼形成的周期性排布图式、表观遗传与wg及Dpp信号通路调节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果蝇模型的研究进展。同时,清华大学模式动物中心和中科院生化研究所还分别介绍了建立在北京和上海的两个果蝇资源技术平台。    第二届中国果蝇大会出版论文集,收集了参会代表的68篇果蝇相关研究的论文摘要和1篇研究论文。    整个大会在温暖、祥和、热烈的气氛下举行。与会代表认真听取报告,积极参与讨论。参会代表都表示此次大会从组织、学术氛围、大会报告和信息交流方面都非常成功。    4月26日晚9:00举行了PI(独立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会议,共有49名PI参加。经PI会议讨论成立了中国果蝇大会筹备委员会,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有代表性的20位PI组成了中国果蝇大会筹备委员会,会议还确定了第三届中国果蝇大会将于2015年4-5月在北京举行,由中国遗传学会主办,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承办。    会后,组织部分参会代表参观了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爱晚亭和橘子洲头。 

2013-10-16

查看详情

首页 < 89101112 > 尾页 共 17 页 转到 跳转

国际交流

Asia-Pacific GeneticsSeminar Series

2025-06-12

查看详情

Asia-Pacific Genetics|Seminar Series

2025-05-15

查看详情

付巧妹-带领我们解读穿越时空的基因密码

国际遗传学联合会系列研讨会 ⽤⼀粒化⽯尘埃掀开⼈类演化的星⾠⼤海       你想知道我们的祖先如何在东亚地区开枝散叶吗?       你想知道东亚地区古DNA⾥的惊世秘密吗?       你想知道古东亚⼈经历了怎样的迁徙史诗吗? 4⽉30⽇,与付巧妹教授一起开启⼀场跨越万年的科学探索! 基因组学对古东亚地区人群多样性、 迁徙活动和演化历程的见解 主讲人:付巧妹 教授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       古DNA研究领域国际领军学者       国际人类演化研究奖得主       《Nature》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周三2025年4月30日 新德里: 9:30-10:30am 曼谷: 11:00-12:00pm 北京: 12:00-13:00pm 东京: 13:00-14:00pm 悉尼: 14:00-15:00pm 奥克兰: 16:00-17:00pm 图片 会议注册链接:https://tinyurl.com/3j9swvux

2025-04-08

查看详情

首页 < 12345 > 尾页 共 7 页 转到 跳转